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新时代 新征程
您当前的位置 :湖州频道 > 区域 > 德清县 正文

他是“中国十大孝子” 创办了浙北第一家民办养老院

发布时间: 2016-12-19 15:15:24 来源: 湖州日报 沈振建、昌银银

  德清县武康街道孝子路1号,莫干山老年乐园。

  近日,67岁的老朱走了,在马院长的怀里安详离去。

  抱着渐渐僵冷的老人身体,马院长心里空落落的,不禁自叹:“时间对老人真的很吝啬!”

  老朱没有子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报纸上知道了马院长和他的老年乐园,就从家乡义乌赶到这里安度晚年。

  不过,再贴心的护理,也敌不过死神的召唤。长期病魔缠身,老人最终灯枯油尽。

  马院长,全名马福建,他是远近闻名的孝子,老年乐园所在的孝子路就因他而得名。

  这个中等身材的男人,肤色黝黑,穿着随意。常年的劳累和操心,让他的头发越来越少。

  2011年,当他站在“中国十大孝子”颁奖台上时,这个谢顶的憨厚汉子脖挂红围巾,手捧鲜花,特别引人注目。

  他开设的莫干山老年乐园,建于1998年,先后有1500多位老人入住,绝大部分是高龄、偏瘫老人。130多位老人在这里安详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站。一个个生命的离去,在马院长的心头敲响警钟:“人生什么都可以等,但是孝顺父母这事,等不得。”

  于是,他用近20个春夏秋冬的坚守,温暖了这些老人夕阳的天空。

  做“马院长”前,马福建卖过烧饼油条、办过校办厂、搞过种植、跑过运输,还做起水产品批发生意。凭着勤劳与本分,他挣得了一份人人称羡的家业。

  然而, 20年前一位走进鱼摊却买不起鱼的老人,改变了马福建原本的人生轨迹。

  1996年的一天,有位老人在他的摊位前转悠了很久,却没有买任何东西。老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马福建的注意,他问:“我的鱼不好吗?”

  老人的回答,让马福建心酸:“不是,不是,买不起,就看看。”

  马福建拿起两条黄鱼递给老人:“拿去吃吧,送你的,不要钱,以后想吃就来。”

  老人无奈的样子,马福建记在了心里。

  不久,报纸上一条奖励好人的报道给了他启发。

  他想起发生在村里的事,一些子女不给老人一分钱,生病也不照料,有的兄弟姐妹为赡养老人还闹纠纷。

  “我虽然没有资格评说别人家的事,但可以奖励那些做得好的人。” 1997年,马福建咬咬牙,掏出1万元积蓄,设立了“孝敬父母奖”。这笔奖金几乎是他一年卖鱼挣得的利润。

  当年,马福建所在的德清县舞阳街道太平村13个村民小组各自推选出2户家庭,再由村民代表和村干部投票,最后选出4户获奖家庭。“孝敬父母奖”虽然只奖励每户家庭500元,但它就像晨曦中的烛火,照亮了人心。

  渐渐地,太平村再也听不到有谁家因为老人的事而吵架了,孝顺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了。

  办到第5届,太平村不再需要这个奖了,因为村民们明白敬老爱老都是应该做的,再也不愿意来领奖了。

  而马福建的“孝敬父母奖”,也从小小的太平村走向了全国。到2016年,已经有来自江苏、四川、新疆、西藏等地的76户家庭受奖。

  一个奖,带给很多老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希翼。但在马福建心里,光有奖还不够,如何才能带给孤寡老人更多关爱呢?

  想到就要做到。从设立“孝敬父母奖”到创办莫干山老年乐园,马福建跨出这步只用了一年。

  1998年,他不顾家人反对,拿出多年辛苦劳作的积蓄,改建自家三层楼房,创办起浙北第一家民办养老院。

  从此,马福建成了马院长。

  然而身份转变的背后,却是生活的大落差。

  在养老院,马福建身兼数职,既当院长、管理员,又当保姆、司机。

  由于经费有限,他一直边卖鱼边经营养老院,把卖鱼赚来的钱都贴了进去。

  凌晨两三点钟起床出门,到市场批发海鲜,等到上午八九点钟,妻子来守摊做零售,再去采购养老院一天所需,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自家楼房变成老人住所,一家人就挤进14平方米的阁楼。他无暇顾及家庭,只得让妻子挑起全部家务。

  经营养老院,让马福建时常疲惫不堪,短短几月,就消瘦了五六公斤。

  这个原本在当地尚属富裕的家庭,被打乱了平稳的生活节奏。

  读初中的女儿不愿和父亲交流,也不愿请同学上门。后来马福建才知道,女儿要强,不想让同学看到家里的窘态。

  前所未有的无力感,袭进他的心头。

  而此时,更糟糕的事发生了——一位看上去“清清爽爽”,却患有痴呆症的老人走失了。

  一般养老院是不愿意接受患老年痴呆症老人的,但马福建的养老院是个例外。在他心里,办这个养老院原本就没打算挣钱,就想帮帮那些老人。如果他们想住进来,就不能不答应。

  老人走失了,四处寻找的过程有多焦虑自不必说。他甚至都想去新闻媒体做寻人广告了。所幸,老人安然地被找到了。

  种种压力,如同巨石压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使他对办养老院这件事产生了深深的困惑。“要放弃吗?”很多次,马福建都在深夜里扪心自问。

  又一个夜晚,马福建疲倦地倚靠在养老院的阳台护栏上,眉头紧锁,心绪万千。

  相隔不远的一个房间内,一位80多岁的痴呆老人同样不安。老人走来走去,闹着要离开养老院。

  这是一个重症痴呆患者,时不时会把大小便拉在碗里,把枕头里的棉花拉出来塞进嘴里咬。

  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在清醒与不清醒的两人之间产生。“出去干什么?”“烧饭去。”“烧饭给谁吃?”“烧饭给孙子吃。”

  听到这里,这个一贯坚强的农家汉子的眼泪刷刷地落了下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眼前的这位慈母忘记了自己,却还记得家人,记得为他们缝衣做饭。

  他彻底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发誓要将养老院办好。

  那时当地民办养老院少之又少,为此他专门跑到温州、绍兴等地参观学习,累积护理老人、管理养老院的经验。

  2001年,他买下周边相邻的4亩多地,贷款搞起二期工程,扩建养老院。

  拮据的马院长为了把活干好又能省钱,总是亲历亲为,想尽一切办法节约开支。

  屋顶盖瓦、搬砖推车,他每天一身汗一身泥地奔波在工地上,让干活的工人们看得目瞪口呆:“天天都是这样,哪里的老板会这样?”

  房子盖好了,走进这里的老人更多了。

  2012年,他再次对养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

  当崭新的莫干山老年乐园落成时,无论是规模、还是设施,都比过去上了一个台阶。

  102岁的俞幼琴身体硬朗,在养老院一住就是16年。别人问她养老院住得怎么样,她一开口就是夸赞:“自从搬到这里,有人细心照料,日子越过越舒坦。”

  听到这样的回答,马院长的疲惫与辛苦似乎立马消失了。

  2008年5月12日,马福建像往常一样在养老院忙碌着。

  正当他刚刚安顿好新来的老人时,电视上播发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的消息。

  震区的灾情让马福建记挂,他想为灾区分担点什么。

  他尝试着把电话打到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自己可以免费收养30个来自灾区的孤寡老人。

  然而,山高路远、习惯迥然,马福建的想法没能实现。

  就在他犯难的时候,女儿的一句提醒让他重新振奋起来:“既然那里的老人接来有困难,我们也可以上门去认养啊。”

  湖州当时对口支援的是青川县,经过援建办与当地民政部门的联系, 2009年新年伊始,马福建飞赴灾区。

  在那里,他送去了“孝敬父母奖”,认养了4位孤寡老人,决定为这几位老人每人每年提供1200元的生活费,直至老人去世。

  当时灾区尚在重建中,搞了个很简单的仪式。

  其中一位老阿婆从大山深处走了6小时赶到现场。她从马福建手里接过钱,瞬时哭了,甚至要下跪。

  那一刻,一种责任感萦绕在马福建心头:“帮助这样的老人,我心甘情愿,没有怨言。”这就像过去许多孤寡老人期待、无助、渴望的眼神,带给马福建内心的触动一样。

  随后,马福建向当地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以后再认养6位老人,一共认养10人。并明确表示,今后不再来了,因为要省下这来去的几千块路费,更好地用于老人的赡养。

  至今,马院长已经认养了30多位老人。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影响周围的世界。

  在养老院的一间屋子里,马福建正在为老人理发。挥动剪刀和梳子的双臂,如同蝴蝶翅膀,徐徐扇起敬老孝老的清风。

  开办养老院这些年,马福建孝名远扬,请他讲孝敬课的邀请函纷至沓来。

  于是他一次次走出养老院,到其他城市,甚至应邀到中央电视台,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孝行故事。

  现在,聆听过孝行故事的学生、干部、职工等已超过10万人次。

  每每讲到最后,他都会由衷地发起孝老爱亲的倡议:“尽一片孝心,去孝敬可爱的长辈;做一些实事,来关爱身边的老人;献一份真情,做孝亲敬老的使者……”

  善心总有善报。

  2007年,马福建接到第三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的入围通知。进入人民大会堂的那一瞬间,他有点晕,没想到自己一个农民会有这份荣誉。

  几分钟的获奖感言更让他激动万分,也更坚定了他的信心。

  之后,一连串“国”字号荣誉接踵而至,全国敬老之星、全国养老机构优秀院长、国际慈善民间贡献奖、中国十大孝子、全国最美养老院院长……但马福建认为,荣誉只代表过去,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2013年5月,他成立了马福建敬老志愿者协会,先后有300多位中小学生、老师、医护人员和新闻工作者加入。

  风风雨雨,马福建的养老院走过近20个年头。

  在这座由平房和小楼围起来的养老院中,经常会出现绚烂的霞光。

  院落里,一个不到3岁的奶娃娃步履蹒跚,独自玩耍。遇到打招呼的老人,也不怯懦,甜甜地喊上一句“阿爹”“阿太”。

  奶娃娃是马福建的外孙女。

  这两年,马福建的子女成家。

  最让他欣慰的是,原在北京工作的女儿马嘉晨回来了。在养老院,她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打理医务室。

  “照顾老人真的挺累。”在医务室工作,让马嘉晨越发感受到了父亲的辛苦。曾经的委屈早已烟消云散。

  养老院的管理人员多了,但马院长要干的活却一件不少,买菜、查房、送急诊。主管护士胡筱莉知道:“有些老人生病闹起来,谁的账也不卖,只听马院长的话。”

  当新闻媒体播出浙江好儿女马福建专辑时,马嘉晨第一时间在微信圈转发,写道:“老爸您是最棒的,女儿为您骄傲!”

  马福建今年58岁了。当初这个凭一腔热血走进养老行业的农家汉子,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养老院不能只靠爱心、孝心,更要靠正规和专业。”

  根据养老院所在地规划要求,养老院要搬迁了。“新的养老院就在这附近,明年开春动工开建。”凝视着眼前几经修改的设计图纸,马福建浮想联翩:数以千计的老人将在这里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享受着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模式。

  孝老爱亲的故事在这里延续……

 

标签: 编辑: 孟琳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