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新时代 新征程

堪比照片!他以炭作画记录永不褪色的时光

发布时间:2018-07-07 15:36:00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7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艺潼)家住吴兴区月河街道东湖家园的陈培方,在社区周边小有名气,拥有一批“粉丝”。原因是他不仅酿得一手好酒酿,还热衷于炭画创作,笔下的炭画犹如黑白照片般逼真、细腻。

陈陪方

  “这些画都保存很久了,有的甚至有30多年。”来到陈培方家中,首先映入人眼帘的就是一幅幅人物肖像炭画作品。十几幅画被整齐地装裱好挂在墙上,画作上的人物基本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物为原型,有光鲜亮丽的女演员,有嬉闹玩耍放纸鸢的邻家孩童,有莞尔一笑的知性乡村女教师……人物表情神态各异,但都十分传神。

陈培方家中的墙上挂满了炭画作品。

  记者看到,虽然有些画作的纸张已经泛黄,但是画作上的肖像却丝毫没有褪色,神采奕奕,连开怀大笑时牙齿表面的光点都看得一清二楚。看着眼前的人物肖像,欣赏画作的人仿佛在穿越时空和故人对话。

陈培方还画了很多自己身边的朋友、家人。

  “我特别喜欢越剧,所以画中很大一部分是越剧演员的剧照。每幅画的创作过程我都记忆犹新,有很多作品是亲戚朋友让我帮忙画的,在那个照相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里,炭画是很受欢迎的。”说起自己的这些“宝贝”,陈培方满眼笑意,言语间难掩自豪与得意。

陈陪方喜欢越剧,他创作了很多越剧、影视剧演员人物肖像。

  陈师傅告诉记者,炭画的全称叫做炭精画,是一种以炭精粉为原料,以炭铅笔、羊毛笔、纸张、放大镜等为辅助工具,以指腹揉、擦为主要绘画技巧的传统绘画方式。炭画创作流传兴起于坊间,不同于以线条勾勒作品的素描,炭画更加追求细腻、逼真,保存时间更久。“如果妥善保存,一张炭画能够保存一百年。”陈师傅说。

炭画作画讲究对炭粉的擦、揉,力求颜色均匀细腻。

  陈师傅家不大的阳台,就是他平日里创作的一方小天地。桌上摆着20多根粗细不一的炭画笔,笔头由羊毛制成,软硬各异。陈培方说,一幅画最多的时候要用到十来种画笔。执笔轻蘸一下炭粉,先用笔头在试纸上试色,再在画作上上色,毛笔头轻扫过的地方留下浅黑色,随着陈师傅手腕力度加重,颜色也随之加深。

临摹邻家孩童的照片

  陈培方介绍,用笔头上色后用指腹揉擦纸上的炭粉是最讲究技巧的,画面光线明暗、高光阴影等细节的处理都得靠手的力度来掌握,稍微偏差一点颜色都会不均匀,非常考验耐心,一幅好的作品通常要反复打磨3、4天。“要让人分辨不出是照片还是画作,基本上就成功了。”陈师傅笑道。

炭画作画的笔种类繁多,笔头粗细软硬各异。

  用心画的作品,遇上珍惜它的人,是最让陈培方感动的事情。陈师傅从房间里小心翼翼拿出一幅女青年的人物肖像,身穿条纹色毛衣、梳着一个单麻花辫,画中的女孩笑容灿烂,眼神里透露着的光更加衬得她精气神十足。“这是我1984年春天画的,是我们村上的女教师年轻时候的样子。”陈培方说,这位女教师如今也已过六旬,前几日去她家拜访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当年画的肖像还被这位老师珍藏着,内心很是感动。

1984年他画的乡村女教师,画作至今还珍藏,很让陈培方感动。

  并非科班出身的陈培方与炭画的结缘也源于偶然。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村上来了一位炭画师傅,每次在村口画画的时候,他都会跑去围在师傅身边盯着看,一看就入了神。由于打心底里喜欢,又加之有天赋,陈培方十几岁时就拜师于这位炭画师傅,跟他辗转于安吉的山村流动作画。后来为了维持生计,陈培方就以酿甜酒酿为生,但每天摆摊的时候,他都还会拿着纸笔,闲暇之余练练。

临摹齐白石画像

  几十年来,陈培方都没有放下过画笔。他说,一方面是想丰富自己的生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需要这项传统技艺来唤醒岁月的记忆,重现往昔动人瞬间。

  他回忆道,前年一次摆摊过程中,一位老人注意到他手中的炭画,便和他聊了起来。得知炭画可以保存多年不褪色,且逼真度与照片不相上下,老人就请陈培方依照自己年轻时候一张照片临摹一幅炭画。“那是她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之一,当年的她坐在在梅花树下,笑靥如花。我当时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创作了一幅一米高的画,老人看了后直说,‘像!真像!’”

一次有位老人让他帮忙还原了一张自己年轻时最喜欢的照片。

  采访最后,陈师傅还表达了一个小心愿,他希望这项技艺能够入选“非遗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

标签:炭画 高手在民间编辑:叶诗蕾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