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稿件

为浙北再崛起贡献更大力量

南太湖新区:“核心引擎”真担当

发布时间:2023-06-20 10:25:17 来源: 浙江在线 沈洁

  烟波浩淼的太湖水,映照出南岸人民奔跑的身影:太湖南岸的未来城,318米主地标以“五到七天一层”的速度在“拔高”;新引进的咖啡馆、露营基地、民宿等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新场景如雨后春笋;废弃电线杆拔了、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好了、桥下空间变身停车场……百姓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宜居。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开展的一年来,南太湖新区凝聚党员干部、企业家、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用实绩和数字说话:2022年度湖州区县综合考核“一等奖”、2023年一季度湖州区县比拼“奔跑者”、工业投资增幅连续22个月排名湖州全市第一……

zjrb2023062000020v02b003.jpg

太湖南岸一角

  项目为王“挑大梁”

  南太湖新区为“实现赶超梦”而生。

  作为全省大湾区建设首批成立的“四大新区”之一,4年前成立之初,南太湖新区就承载了重要使命——打造成为全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长三角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南太湖地区美丽宜居新城区。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怎么表达?如何实践?怎样才更显担当?南太湖新区扛起了全市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引擎”,以项目的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实干争先。

  围绕湖州市八大新兴产业链布局,南太湖新区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招大引强,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

  过去的一年,新区创新了很多打法,力争在项目招商、推进等方面“出圈”、加速。比如组建了15个招商专班,细分领域赛道精准招商;比如紧盯头部企业,锚定龙头链主靶向招商;再比如以街道为主体创新“经济社区”模式,将6个部门76项经济事项下沉至“社区”,并招聘“经济社工”专职服务企业。

  继2021年落户南太湖新区建设一期项目后,卫蓝科技看中了这里产业集群的优势,今年双方“梅开二度”,成功签约总投资139亿元的卫蓝新能源年产20GWh固态电池“链主型”项目。

  在太湖南岸筑梦的企业还有很多。新能源产业集聚了吉利商用车、蜂巢能源、天能锂电、微宏动力、凯金新能源等重点骨干企业项目,初步形成涵盖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池设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成功入选浙江省“新星”产业群,未来5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在光电通信及半导体产业,已有超越数控、见闻录、华飞电子等17家半导体及光电产业重点产业企业。

  抓住了牛鼻子的南太湖新区,今年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前4月,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位列全市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也均为全市第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业群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

zjrb2023062000020v02b002.jpg

南太湖未来城效果图

  多维优化“关键变量”

  产业蓬勃、项目集聚,怎么让广大企业轻装上阵、激情创业?

  南太湖新区做了不少探索,多维度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关键变量”。

  聚焦企业开办帮办、项目洽谈签约和协调推进等工作,推行项目企业“免跑”制度;推进政务服务大厅向智慧化“政务综合体”转型,建设全市首个集休闲、金融、商务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企业家会客厅”,并入选省级“增值式”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创新施工图审查改革,对项目分门别类实行施工图审查承诺制、后置审查制,实现审批效率再提升。

  从产业发展到人才招工,从科技创新到营商成本,从政务服务再到要素保障,新区在打造“企业最有感”营商环境上不断发力。

  与企业双向奔赴,还体现在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上。

  “杨家埠街道工业园区企业易内涝、物流园区公共交通不便”,这两个问题在该区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出现的频率较高。新区打破常规,多部门联动迅速出台解决方案。目前,两个难题都已得到妥善解决。

  自主题实践开展以来,该区共举办政企恳谈会43期,参会企业327家次,征得企业家诉求问题395个,正在推进14个,已解决371个,满意率达100%。

  值得一提的,新区以创建的“亲清系列”品牌为重要载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线“亲清码”、建立“亲清指数”评价体系、搭建“亲清会客厅”交流平台、评选“亲清先锋”、开展“亲清论坛”,获得企业点赞。

zjrb2023062000020v02b007.jpg

湖州科技城新能源创新综合体

  持续激发科创活力

  科技创新是南太湖新区与生俱来的基因,融入当地发展的血脉中。

  以湖州科技城为创新主战场,这些年新区打出的是一套“科研院校引领创新、高端人才带头创新、平台园区集聚创新、科技企业承载创新、社会各界支持创新”的组合拳。主题实践一年来,当地更是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一体推进,动作频频。

  以环湖州高铁站区域为青创核心,湖州科技城和西塞科学谷(北片)为两翼,围绕中节能湖州智能科学中心等十大科创综合体,全面布局南太湖新区青创新城“一核两翼十园”创新创业体系。

  站上“芯”风口,新区携手上海张江高科与湖州市产业集团,重点围绕芯片设计、芯片检测等共同打造半导体产业园。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已签约优质项目16个,总投资94.85亿元。

  坐落于新区的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累计认定国家级分支平台3个,省级平台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完成横向科技合作5项。

  科技需要创新,更需要“新鲜血液”。

  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南太湖新区通过出台人才政策、搭建创新平台、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人才强磁场”。2022年,当地青年博士、大学生招引数为全市第一;今年1至4月,大学生招引继续领跑全市。

  青年人才来了更要留住。据了解,当地正着眼引入高品质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布局一批社区邻里、工业邻里,做精生态人居服务。

zjrb2023062000020v02b005.jpg

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

  实践考场上显担当

  在省级新区中,南太湖新区只能算是“小个子”。“小个子”如何跳起来“摘桃子”?

  “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短补短、知新创新”,新区把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看做是个大考场,通过各种载体激发党员干部的内驱力、释放党员干部的担当力。

  围绕打好项目引进、产业提质、科技赋能、全域美丽、社会治理等八大攻坚战,新区各部门进行“承诺、履诺、践诺”过程控制,互比互学促赶超。

  各街道则因地制宜创新载体开展显担当。凤凰街道依托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打造集养老助餐、青年创业、幼儿托育、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服务场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仁皇山街道在全市率先启动“延时服务”,破解老百姓办事“上班没空办、下班无处办”的难题;龙溪街道深入开展“三比三提三落实”活动,全面营造“靠前站、抢着干、马上办”的争先氛围;杨家埠街道开展“西塞论剑”擂台赛,组织村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交流比拼,提振工作精气神;滨湖街道开展征地拆迁“赛马+晾晒”大比拼,在一线锤炼干部。

  区县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工作,是湖州市今年推动主题实践走深走实的创新之举。眼下日新月异的南太湖未来城,是湖州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的核心区和主平台,也是“四季看变化”的标志性点位。

  为高品质推进南太湖未来城开发建设,未来城指挥部排定作战图,每个项目专人服务,为项目立项、审批等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把建设任务分解到月、细化到周、落实到天,确保项目高质量快速推进。

  奋进始终都是最好的姿态,奋斗永远都是面向未来最坚实的力量,新区的党员干部如此,南太湖未来城亦如此。

zjrb2023062000020v02b006.jpg

第四届数字媒体艺术与科技国际大会在南太湖新区举办

  大事记

  2022年

  9月15日,南太湖新区城市共营者大会暨金茂南太湖未来之窗发布会在南太湖畔举行。

  11月22日,南太湖新区第四届投资贸易与科技人才洽谈会举行,共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达319.5亿元。

  12月12日,湖州南太湖新区铁公水综合物流园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

  12月13日,南太湖未来城入选全省绿色低碳园区。

  2023年

  1月3日,南太湖新区3家研究院获批2022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零的突破,入选数量当年列湖州全市第一。

  2月10日,南太湖新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三电系统)入选第一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

  3月17日,“南太湖新区街道经济职能下沉工作推进现场会”顺利召开,全面开启经济职能下沉街道的新篇章。

  3月20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关于湖州南太湖新区区域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南太湖新区是全省首个取得批复的新区。

  3月21日,“才聚西塞山·青创南太湖”南太湖新区人才科创大会暨青创新城建设启动仪式召开。

  6月10日,2023年第四届数字媒体艺术与科技国际大会在南太湖新区举办。

  (本文图片由南太湖新区宣传中心提供)

标签: 编辑: 李世超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