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蒸桑拿” 为城保洁净 跟着湖州危废处理工体验高温岗位工作
已是9月,暑气渐消。但在湖州城市集团下属环保集团湖州威能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有一群工人仍坚守在堪比蒸笼的环境中,为守护这座城市的美好环境默默奉献。
作为湖州首家大型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这里承担着工业危废、医疗废物、病死动物焚烧处置等重任。废农药、废油漆桶等工业危废,从医院收来的口罩、针头、纱布等医疗废物都在这里汇聚。各类危废经高温焚烧及多重工艺处理,有毒有害物质分解,实现无害化。焚烧产生的废气则经过干法脱酸、布袋除尘等多重工艺处理,确保排放达到环保标准。自2020年投运以来,这里已累计服务超3400家企业,安全处置危废超23万吨。
近日上午,我前往威能环境公司,体验工人们的高温岗位工作。
汗如雨下,一天喝水五六升
厂区内绿树环绕、环境整洁,几乎让人忘记这里是一个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地方。走近焚烧车间门口,一阵热浪扑面而来,瞬间把我拉回现实。
在巡检员韩利鹏的指导下,我戴上沉重的安全帽和厚厚的口罩,全副武装准备迎接高温挑战。1993年出生的韩利鹏是有5年工龄的“老师傅”。
走进车间,只见进料抓斗、回转窑、二燃室、余热锅炉等设备组成了一条完整的焚烧处理工艺线,远远望去犹如一座钢铁丛林。这里每天要处理约150吨危险废物。企业通过技术攻关,还成功回收利用蒸汽余热,并通过管道输送给邻近企业,变废为宝。
“我们车间有6名巡检工,每班2人,负责检查回转窑、除尘器、余热锅炉、除渣机等80多个设备。”韩利鹏说。回转窑是焚烧系统的核心控制点,也是危废处理的主要装置。像这些关键点位,他甚至要检查六七遍。蓝色的安全帽下,他满脸汗珠,皮肤被烤得通红。
“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要多看。”韩利鹏边说边带我踏上铁楼梯走向二楼。经过正在低速旋转的窑体时,热浪扑面而来。韩利鹏指着我们头顶的银灰色回转窑介绍,它全长约16米,筒体直径约4.4米,日处理能力约100吨。回转窑由两组托轮支撑,悬空架设在约两人高的混凝土基座上,窑内中心温度超过1100℃。
在窑体下方坚实的基座上,两台一人多高的电机一左一右,伴随着均匀的嗡鸣声持续输出动力。“这个是回转窑的电动机,是这个车间‘心脏’中的‘心脏’。”韩利鹏介绍。他拿起扳手,仔细检查电机上螺丝的紧固情况,一切正常。
我们所处的地方至少有40多摄氏度,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韩利鹏抹了把汗,拿出红外测温仪,开始检测窑体外壁温度。
“除了设备检修等特殊情况,回转窑24小时运行。”韩利鹏说,“外壁温度正常应控制在320℃以下,如果超过就需要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并准备后续维修工作。”说话间,他记录下当前读数:286℃,处于正常范围。
此时,汗水不断从我额头上涌出,流进眼睛,一阵咸涩的刺痛让我猛然闭眼,泪水夺眶而出。厚厚的口罩让我感到胸闷,呼吸也变得困难。
“热吧?我刚来的时候也受不了。”同样满头大汗的韩利鹏语气平淡,“这个车间一年四季温度都高,一天下来能喝掉五六升水,几乎不用上厕所,全变成汗流掉了。”即使天气再热,他也穿着长袖长裤的防静电工作服,这是他们的标准配置。
记者(左)跟随巡检员韩利鹏在回转窑下方检查托轮等设备。 通讯员 周洪慧 摄
精准掌握火候,保证充分燃烧
“回转窑温度下降了,废液输送流量增大一点。”韩利鹏佩戴的对讲机里传来生产部副经理陈建华的指令。生产部中控室是整个焚烧车间的“大脑”,负责全天候监控和调度。
韩利鹏立刻带我快步走下铁梯,赶往窑头控制区。他熟练地找到废液管道调节阀,将废液流量增加10%。
“这些高热值废液是从化工企业收来的危险废弃物。”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主要成分是废有机溶剂、废油漆、树脂、酒精等,它们可以替代部分燃气,降低生产成本。但火候必须精准掌控。”调整完,韩利鹏没有急着离开。等了约5分钟。对讲机里传来中控室的回复:“窑头温度从650℃回升到了750℃的正常范围。”韩利鹏这才松了口气。
“巡检工不仅要主动发现问题,还要第一时间响应指令、精准调整,并确认效果。”他补充道,窑头是危废进入焚烧系统的第一道关口,温度通常在700℃至800℃,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有害物质。
焚烧车间。 通讯员 周洪慧 摄
回转窑温度回升后,韩利鹏指了指二楼的一间屋子:“走,带你去看看我们整个系统最核心的‘大脑’。”
来到中控室,只见陈建华和技术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面显示着红外热成像仪传回的实时监测画面,还有系统监控的各节点数据。
“自动化系统帮了大忙,但有些环节仍然需要人工判断和干预。”陈建华一边盯着屏幕一边解释。持续高温环境中,设备容易出现异常,需要加倍关注。
中控室旁边是巡检员休息的地方,室内温度28℃,与车间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巡检员们每工作两小时就必须进来休息15分钟,补充水分,防止中暑。
“行车行车,抓点物料送进窑炉。”陈建华拿起对讲机,向行车工许建强发出指令。
在三楼的行车操作室,许建强头戴安全帽和专业防毒面罩,熟练地操纵着重达两吨的抓斗,准确地向两条焚烧线投送物料。
许建强解释:“基于各类物料的燃烧性能差异,投料过程需进行严格区分和配比。例如含水量较高的污泥、柱状活性炭等属于低热值危废,而废溶剂、废油脂等则具有较高热值。投料时需将不同热值的废料充分混合,以保持窑内燃烧温度的稳定和充足。”
许建强告诉我们,废铁桶等金属工业危废经破碎机粉碎后,也要送进回转窑焚烧。医疗废物、病死动物则各自通过密闭输送系统进入回转窑。
在威能环境公司,像韩利鹏、许建强这样的工人还有很多。焚烧车间只是整个危废处理流程中的一环,其后还有烟气净化、废水处理等多道工序。
我体验完当天的工作时,夕阳渐沉,工人们仍在忙碌……正是这些坚守一线的身影,用汗水守护着城市的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