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稿件

走读新湖州丨民生实事,做出温度厚度

发布时间:2022-10-11 17:21:04 来源: 浙江在线
开栏的话:每当历史的车轮驶到重要节点,人们总会回望来路,冀望未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浙报集团湖州分社《南太湖观察》栏目推出“喜迎二十大·走读新湖州”系列报道,选取十年间,湖州市和各区县最具代表性的亮点成就,开展蹲点式报道。敬请垂注。

请输入图片描述

浙江在线10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洁 共享联盟·湖州 忻媛)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湖州退休教师高达很郁闷。7天内,去药店配药没配成、缴纳水表费用没缴成、退订重复报刊没退成,老人将自己的遭遇写信投到当地媒体,引起很大反响,在湖州掀起了一场关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大讨论。

类似高老师的遭遇,在今天的湖州是妥妥不会发生了。高老师的女儿高晓燕说,“现在点点手机,很多事很快就能办好。”

可集中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600多项的湖州行政服务中心。

过去的十年,湖州把为民办实事抓得实而又实,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城乡住房、教育均衡等等方面全面开花,共有100大项298小项民生实事顺利“交卷”,办得有温度、有厚度,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我们行走太湖南畔,品读一些小故事带来的大幸福。

“唯民唯实”是最基准的刻度

9月28日,迎着蒙蒙细雨,山东淄博来的20多位客人来到湖城红丰社区考察,学习老小区改造经验。

在湖州,红丰社区一直很有名,为什么有名?80年代那会儿是因为“最高档”;21世纪头10年,则是因为环境破旧不堪、汛期积水严重。这两年,名声又都传到省外了,是因为打了个“翻身仗”。

9月28日,山东淄博考察团到红丰社区学习老旧小区改造经验。

给红丰社区“施了魔法”的,是老旧小区改造和美丽小区创建这两个项目。这几年,跟舒适的新小区相比,生活在湖州老旧小区的百姓槽点很多,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不足、长效管理缺失等等,让他们的生活离“美丽宜居”有些远。

改造,难度大、过程长,及时吸收民意很关键。

红丰社区老年人口占了4成,老人们没事就爱坐一起说说话,刮风下雨也不例外。

热心居民“老虎姐”指向头顶的玻璃,“原来这几处小公园改造后,建的都是葡萄架长廊,好看但不实用,老人们希望能遮阳挡雨。”

“那得听居民的,从实际需要出发。”社区出面,跟建设单位沟通协商,定下方案。没过几天,所有长廊上都用玻璃或塑料封了顶。

根据百姓实际需求改,改的过程中也要听百姓的意见。不止老小区改造,这些年,湖州在遴选民生实事项目,解决民生问题时,“唯民唯实”是基准刻度。

哪些项目最贴民心?去基层找线索!公交站点少、老小区没电梯不方便、没地方职业技能培训、托育机构太少……一件件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事情通过大众媒体及其他便民渠道征集上来,成为政府首要办好的实事。

此后实行部门“专班化”运作,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加速度”跑出民生实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大幅提升,全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更趋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有序建设……这十年,每一件都浓缩着沉甸甸的“民生”二字。

“医”到百姓心坎上

769人结直肠筛查,120人阳性。

陆家湾村村民们今年上半年的体检结果一出来,织里镇卫生院洋西分院的医护人员都急了。大伙分工,一个连一个打电话通知村民,去吴兴区人民医院做直肠镜检查。

接到电话的李国华,一脸不相信,“一点征兆没有,厂里搬铝下料我力气最大,饭量也数一数二。这种不花钱的体检,靠不靠谱?”拗不过儿子,到上级医院一通检查,果然,结肠息肉蛮大,动了两次手术才回家。

“管着”太湖边八个行政村的洋西分院科室齐全,常见检查项目也都有。我们到那里时,吴兴区人民医院的骨科专家潘乐正在给村民打石膏。“我们老农民,体检不花钱,家门口看病有专家,省心得很。”村民对我们说。

吴兴区人民医院骨科专家潘乐,每周四上午下沉到织里镇卫生院洋西分院坐诊。

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这件大实事,湖州“一干到底”。

这些年,从探索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到“医后付”、“影像云”,再到市域“云药房”、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等,每项创新都要“医”到百姓心坎上,“改”到医疗关键处。湖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3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

为民办实事,贵在持之以恒,难在不断“翻新”。

近十年,根据社会的发展、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湖州不断拓展实事领域,丰富实事内容,努力提高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比如,为了促进共富,提升农民收入,创新打造100家“未来农场”;

比如,聚焦老年人用餐难题,倒排时间细化任务,争取到2025年为老送餐抵达每个村(社区);

比如,为了让村里的特产卖出去、村民网购更方便,湖州在全市所有行政村打造一站式服务圈。

最偏远的山区乡镇通了校车

能每天见到爸妈,这个小小的愿望,徐睿终于在上四年级的时候实现了。

今年3月,杭垓小学通上校车,全校300多个孩子总算结束了住校历史,每天回家。

杭垓,是湖州最偏远的山区乡镇,面积大,村庄分散,通校车的难度很大。

“再难,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通校车的事情必须尽快解决!”杭垓镇人大代表多次调研,了解家长、孩子、老师等多方的实际想法后,积极对接相关部门。

之后,安吉县交通局抽调技术骨干现场指导;县教育局、交投集团抽调专员,同镇村干部勘察路线,设置上下车接送点,做好人数排摸……

杭垓小学通上校车

难度很大的事情,在各单位一番通力合作下,在人大的跟踪监督下,9辆校车、11条接送路线、100个停靠站点全部到位。

孩子们再也不用清晨5点前起床赶周一早上的公交,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学校踢被子、吃不惯,老师们再也不用心疼地安慰低年级小朋友“周末就能见到妈妈了”。

更让人高兴的是,安吉正对西南片区公路进行改造升级,杭垓的乡村道路将告别坑坑洼洼,孩子们回家的路会更安全,到家的时间也能缩短些。

百姓关心的“小事”,有些解决起来确实不容易。缺资金,涉及部门多,信息存在壁垒等等都会影响办事进度和群众满意度。

对于民生堵点痛点,特别是单个部门无法解决的难题,湖州创新成立民生实事部门联动会商小组,打破职能壁垒,攻坚破难。如“缓解中心城区中小学校交通拥堵”项目,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多次协商推动。今年开学季,中心城区学校周边交通通行效率较同期提升30%。

查漏补缺也是重要一环。通过“月报季督”,湖州对每个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同时重点督查推进缓慢的项目并开展“攻坚”。此外,人大、政协也会开展一轮又一轮的实地视察,监督政府把难事给办实。

事儿难办,但办成了,这在百姓心中是加分的。

做出了温度和厚度,老百姓打的分数果然不低——2021年度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评价考核,湖州市获满分,实现2019、2020、2021年度考核“三连冠”。2022年上半年湖州民众“四感”监测评价居全省第一。 

标签: 编辑: 王艺潼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