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错不罚 安吉柔性执法让城市管理更顺畅
浙江在线6月9日讯 近日,天气渐渐转热,杨梅、李子的果实纷纷成熟。安吉县综合执法局昌硕执法所接到市民反映,生态广场西侧有市民采摘公共绿化树上的果子,这一行为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十分不文明。不过,执法过程中,执法队员一改过去直接执法的方式,判断违法情节轻微、首次发生,依照“首错不罚”,对当事人教育之后,对此次行为不予处罚。
“首错不罚”是指,对当事人存在首次、轻微的违法行为,经批评教育,当事人及时改正或在规定时间内改正,则不予查处的柔性执法方式。自4月首次试点“首错不罚”以来,县综合执法局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推广这一柔性执法方式。“‘首错不罚’并非放任不管,而是通过批评教育让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杜绝再犯。”县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该局推行“721”(7分服务、2分管理、1分执法)工作法的延伸。
实施“首错不罚”后,队员与执法对象之间就如同有了“润滑剂”,首次违法不处罚让市民有了更多耐心来理解市容管理的规则;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签订承诺书,大大减少了市民再次违法的几率,让执法效率大大提高,执法成本大大降低。
对此,天子湖执法所的队员们感触颇深。过去,随意张贴“牛皮癣”的行为屡禁不止,但在实施“首错不罚”后,这一现象有所好转。“我们抓到了违法乱贴小广告的人,根据‘首错不罚’没有处罚他,让他自己清理张贴的广告,事后当事人主动上交了还没张贴的广告,并承诺不再张贴。”天子湖执法所队员说。开发区执法所在全县首次试点“首错不罚”后,很快把“首错不罚”运用到乱停放、乱张贴、乱投放等市容环境整治中,辖区内市容秩序也有了较好提升。
“首错不罚”不仅是执法方式的转变,还是工作推进方式的转变。借助该机制,执法所的许多工作推进更加顺利。以天荒坪执法所推行垃圾分类为例,该所对辖区内沿街商铺开展全覆盖式检查后,就充分运用“首错不罚”,让垃圾分类不合格的商户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助力天荒坪镇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在推进文明养犬过程中,县综合执法局也充分运用“首错不罚”开展警示教育117起,越来越多的犬主有了文明养犬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