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鸟上瘾 德清“鸟痴”重建朱鹮种群
浙江在线6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 孟琳 通讯员 谢力)看过纪录片《鸟的迁徙》的人,都无法忘记那种震撼——鸟儿翱翔于天际,飞越万里长途迁徙。
生活在德清下渚湖一带的人,从小便见多了这样的场景,群鸟翩跹的画面注定了他们与鸟的缘分。可惜这样的美景曾经一度遭遇破坏,不少鸟类也跟着减少甚至灭绝,朱鹮便是其中之一。
邱国强(右)和许连松在野外观察朱鹮。
在江南重建朱鹮种群,一群人为此挺身而出。2008年,德清从陕西引进5对朱鹮并成立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在主任邱国强带领下,他们先后攻克了朱鹮的人工饲养、人工孵化、野化训练等难关。到今年5月底,圈养和野生朱鹮已经有457只。
春夏之交,万物生长,朱鹮宝宝已陆续破壳而出。记者走近这群“鸟痴”,探寻他们与朱鹮的不解之缘。
用望远镜观察
为幼鸟配置半流食
从德清沿河村村口往里走,经过一座白鹭岛,再往里去便是朱鹮岛,繁育中心便在此处。
见到邱国强时,他身着蓝色大褂、脚穿雨靴,在朱鹮的笼舍里投喂泥鳅。朱鹮不喜与生人亲近,但不躲闪邱国强,显然他不是生人。
这样的亲近来之不易。2014年,当时还在林业部门工作的邱国强,决心要去繁育中心施展拳脚。初来乍到,并不顺利。“看前辈们投食喂食有模有样,而我一靠近笼舍,朱鹮就飞远了。”
2016年,邱国强更是备受打击。在等待了28天的孵化后,小朱鹮本应破壳而出。但是过了十几个小时,它还没出来。随着动静越来越弱,小朱鹮一动不动了。
无助与自责充斥着邱国强的内心。“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心里过不去。”他急切想找到原因,连夜翻看前几年的孵化记录,用纸和笔飞快比对和计算。结果令他惊讶,产蛋受精率只有26%,出壳的幼鸟存活率只有33%。作为总负责人,邱国强思考着如何解决孵化这个难题。
翻阅了很多书籍,邱国强思考着要不要给朱鹮一个“自由恋爱”的机会。后来全部笼格被打通,“自由恋爱”的朱鹮产蛋受精率提高,孵化率也提高了,但是人工孵化的幼鸟的存活率还是不高。他坦言,繁育难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全靠摸索,没有人干过这个事儿。”
德清下渚湖野一带拍摄到的野外生存朱鹮。
邱国强决定向大自然找答案。十几天时间里,趁天蒙蒙亮时,邱国强和饲养员许连松就出发来到朱鹮出现的地方,用望远镜观察朱鹮怎样哺育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他们成功配置出最接近野生朱鹮哺育幼崽时的半流食,提高了幼崽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幼崽的成活率也随之提高。
转眼4年过去了,邱国强已经被称为“江南朱鹮之父”。走进育雏室,出生不久的朱鹮宝宝立在小碗中,正努力扬起头,等待邱国强喂食。今年初至5月底,已经有26只朱鹮宝宝陆续在繁育中心出生。邱国强介绍,今年,朱鹮种群应该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
邱国强喂养小朱鹮。
日日和鸟相处
7年练就火眼金睛
说起饲养员许建强,大家都戏称他为小朱鹮的“24小时全天候保姆。”
育雏箱里,小朱鹮毛茸茸的很可爱。“以前喂养这么久,后背上还是光秃秃,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没有了,这个小朱鹮毛长得很丰满。”许建强说。
许建强是下渚湖附近沿河村村民,2013年到基地工作,“养鸡养鸭,从来没养过鸟。”许建强说,一开始也没预料到,喂养朱鹮是个精细活儿。
繁育季到来,许建强照管着育雏箱里的朱鹮宝宝。
4月初到6月底是朱鹮的繁育季,每天凌晨5时,许建强就来到基地。他将一桶泥鳅一条条碾碎,再用榨汁机榨成细密的汁液,并拌上维生素、鸡蛋液等,用吸管模仿成年朱鹮的长喙,一点点喂到嗷嗷待哺的朱鹮宝宝口中。“它们一日要吃6餐,每天仅喂食就得花7个多小时。”许建强说。
与一般的饲养员不同,许建强除了育雏,还掌管孵化。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基地里的朱鹮陆续产卵。为了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朱鹮产下的每一颗卵,都被饲养员进行编码,然后放进人工孵化器。
许建强指了指对面房间,从白昼到黑夜,他必须每隔1个多小时去观察一下孵化箱,确认温度是否恒定在37.5℃,湿度有没有保持在60%。在精确的控制和仔细观察下,历经26天的等待,朱鹮宝宝才能顺利诞生。
孵化育雏是朱鹮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记者看到,厚厚的眼袋挂在许建强的眼睑下,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睡过一个整觉了。
育鸟多年,许建强练就了火眼金睛。这是许建强迎来的第8个繁育季。“每天和朱鹮相处的时间比和人相处时间还长。”许建强说,见证了200余只朱鹮宝宝诞生,现在他只凭朱鹮的眼神、眨眼频次、走路姿态等,就能判断它们的健康状态。
觅食中的野外朱鹮。(由德清县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提供)
野外追鸟护鸟
保护队伍渐渐扩大
“你看,那棵樟树上有只朱鹮。”许连松是德清县第一位朱鹮饲养员,相伴12年,他对朱鹮习性非常了解。他告诉记者,当看到两只朱鹮经常在同一个地方出现时,他们很有可能要筑巢产蛋了。
看鸟的绝技,源于长年的追鸟经历。下渚湖河港纵横交错,初来时很难辨别方向和位置。但老许十分了解脚下的土地,甚至对每棵树的位置都了然于心。繁育季到来后,他每天都要骑上电瓶车,去野外寻找观察朱鹮的筑巢情况,对这一带可谓非常熟悉。
追鸟,是一件会让人上瘾的事。想找到朱鹮,就得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这种地方一般都不能行车,只能步行前往。老许常常穿着迷彩服,手持相机,有时在平地上,有时在山坡上,有时在草丛中,静静等待朱鹮出现,有时一等就是一个小时。
野外追鸟始于2014年,33只人工繁育的朱鹮经过野化训练后放归野外。从那时起,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就成了野外保护朱鹮的使者。他们前前后后多次走访附近村庄,向村民介绍朱鹮,让他们了解并保护朱鹮。“少施用农药和化肥”“春季挖笋时,不要惊扰即将筑巢的朱鹮”。
沿河村村民丁香根是朱鹮的邻居。4年前,一对朱鹮将巢安在了老丁家不远处的一棵香樟树上。老丁认识朱鹮,他每天过来看两趟,“有小鸟了,它不肯走了。”如今,这个巢依旧存在,这对朱鹮把家长期安在了这里。
如今,保护的队伍也渐渐扩大。记者在下渚湖采访时,就偶遇有游客见到朱鹮,便朝着它们呼喊和驱赶。村民们看到了,立马上前阻止:“你们不要赶,这是我们的国宝。”许连松告诉记者,如今在德清县,老百姓都自觉参与朱鹮保护,人与朱鹮相处得更和谐。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村民们慢慢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环境好了,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更强了。”邱国强说,今后中心也会更多地参与到湿地保护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