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稿件

两岸青年创客携手 这个万鸟云集的小村成乡村振兴样板

发布时间:2019-11-28 17:30:39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孟琳 见习记者 林婧

  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孟琳 见习记者 林婧)11月27日上午,丝丝寒风中,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万鸟园迎来了一波波的游客和参观者。

  深秋的万鸟园,银杏、桑树黄了梢头,美人蕉、月季裹着瓣儿,偶尔漾上传来几声婉转悠扬的鸟鸣。三林村党总支书记沈炳奎向大家介绍:“现在园内有些冷清,到了春天就热闹了,有一万多只白鹭栖息呢。”

  “白鹭这种鸟儿非常讲究和挑剔栖居环境!你们这怎么会有这么多呢?”一位参观者问道。

  沈炳奎开始娓娓道来,他说刚担任村支书时,三林村环境脏乱,种植单一,村民收入微薄,村集体经济薄弱。他想,地处杭嘉湖平原的三林村水系发达,蚕桑文化底蕴深厚、湿地农业资源丰富。如此好的先天条件,得好好利用起来。

  

  2010年,三林村大力开展和美家园建设,绿化环境、优化种殖品种、清除污染作坊。同时,大刀阔斧进行整村土地平整、复垦、流转等工作。随着村里95%以上土地流转,三林村规模养殖业、种植业办得红红火火,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三林村的漾面清了,满塘青虾、黄鳝、鲢鱼,都是白鹭爱吃的食物,茂盛的植被成了白鹭的栖息之所。一百只、几千只、上万只……白鹭纷纷迁徙而来,徜徉在三林村的绿荫树梢间。

  

  三林村村民没想到,优美地环境吸引的远远不止万只白鹭,还有源源不断地创客团队。2016年,在考察了多个乡村后,来自台湾的文创团队负责人王淇决定联手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马军山共同入驻三林村,决定以“万鸟园”为中心助力当地共同打造旅游服务综合体。

  200亩的庙前漾,清晨碧波荡漾,黄昏万鹭归巢,再“点缀”上临水栈道、亲水平台,建成后地“万鸟园”成了周边村民最爱的休闲地。同时,还一并引入了专业的运营团队,随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团队相继入驻,为园内带来了民宿、慢食、市民农园、手作、自然教育、观鸟、骑行、图书、咖啡馆、茶屋、甜品、电商等各种业态。

 

  “三林村和台湾的村庄相似,这里的环境优美,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王淇说,白鹭young咖啡馆就是她们团队主导的一个项目,她将台湾的文创空间文化与当地水乡人的饮茶习惯相契合,衍生出新的产业形态。

  王淇还引进了台湾的蔬菜瓜果,万鸟园的蔬菜大棚内,种植了红秋葵、冰菜、黄金百香果、何首乌等新品种,如今园内大棚产出的有机蔬菜不仅广受当地餐厅欢迎,通过沈炳奎的线上推荐,成了“网红”产品。

  当前,三林的乡村众创空间内已有上海班玛民宿、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北京大地民谣、深圳自然住家教育、深圳益加益学院、杭州青自然、杭州全域骑行、李审木工坊、国际慢食等十多家创客团队入驻,并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服务三林乡村综合体的各个业态,同时协助孵化本地的创客团队。有了新产业加持的三林村,也更加有活力了。

  如今的三林村俨然是一个“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机制新、环境优”的水乡精致小村。“现在,村里土地流转租金提高到1000元/亩,家门口可以就业,还能售卖土特农产品,村民的口袋眼见着鼓起来了。”沈炳奎笑着说。

  这种“合作投入、第三方运营、政府支持”的村企合作模式也吸引了各方关注,成为打造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样板。马军山介绍,团队正探索将该模式复制到更多地区,助力乡村振兴。

标签: 林村;白鹭;参观者;团队;描述;德清县;禹越镇;乡村;咖啡馆;寒风 编辑: 李世超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