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颁发首张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身份证”
(原标题:我市颁发首张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身份证” 今后这类设备都须申报登记及上环保标牌)
近日,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手中领取“环保标牌”,并为生产车间的一辆叉车上牌。这是湖州市发放的首块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标牌。
今后,湖州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都将申报登记,并申领“环保标牌”,拥有专属的“环保身份证”。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一台挖掘机的污染排放量
相当于30辆轿车
工地上,挖掘机挥舞着粗壮的手臂挖出一抔抔黄土;车间里,叉车来来回回运输着货物;田地里,收割机正如火如荼地收割着劳动成果……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非道路移动机械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工业钻探设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场地勤设备等,常见的还有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起重机、牵引车等,多应用于城市建成区的建筑工地、交通工地、水利工地等。
“别看这些非道路移动机械不起眼,排污量可不少,一台挖掘机的污染排放量相当于30辆中等轿车。”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每年新增约200万台左右,污染排放量不容小觑。
据《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8)》统计,在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仅为机动车保有量1/6的情况下,其排放的氮氧化物573.5万吨、颗粒物48.5万吨,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574.3万吨、颗粒物50.9万吨相当。
近年来,湖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但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治气工作到了关键期和窗口期,需进一步寻求突破。当前,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手段比较欠缺,产生的污染物也不少,而且这些机械不上路、不挂牌,不去加油站加油,油品质量、排污情况一直处于监管盲区,成为监管的薄弱环节。
贴上“环保身份证”
填补监管“空白”
有了这张“环保身份证”,每一辆非道路移动机械都将拥有唯一的“环保登记号码”和“环保信息采集码”。这预示着曾经“隐身”在监管盲区的“排污大户”非道路移动机械,也将逐步走进“监管”的聚光灯下。
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也具有很大潜力。为此,湖州市从9月中旬开始全面启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摸底和登记工作,覆盖全市范围六大非道路使用领域,旨在掌握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分布情况、保有量、所处的排放阶段等关键信息,为后期管理奠定基础。
“我们还将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并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届时,排放不达标和未登记上牌的工程机械不能在禁用区使用,而排放检测不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则需进一步维修治理,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如何申领“环保标牌”?
扫二维码就可以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本次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和登记编码,采用集中填报和个人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凡在湖州市范围具有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企业和个人,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实名注册后可自主申报,后台审核通过后予以免费发放环保标牌。
“通过登记发放牌照,一方面环保管理更加规范,另一方面也便于后期监管,形成环境监管的闭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前,湖州市将在全市范围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