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稿件

江南小城镇里藏了多少故事?湖师院教授用了十年时间解读

发布时间:2019-04-27 22:04:21 来源:

浙江在线4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徐坊)4月26日下午,一场江南城镇文学研讨会暨《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研究》出版座谈会在湖州师范学院举行。会上,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以及湖州师范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江南城镇文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什么是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据了解,它是现代乡土文学的一个分支。对现代乡土文学的研究,始于鲁迅、周作人、茅盾等。鲁迅、周作人兄弟喜欢听祖母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等民间故事,也爱听保姆长妈妈讲述那些有乡野之趣的传奇故事。他们还爱读《越谚》《湖录》《夜航船》等描述江南风情的笔记和小品文等。郁达夫写游记,最爱翻方志文献。茅盾甚至还参与过《乌青镇志》的编撰……这些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都有着丰富的江南小城镇文化知识,乡土文化赋予了他们的文学作品极为厚重的地域文化底蕴。这批深受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化影响的作家,形成了阵容豪华的“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群”,他们对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化的文学书写,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

作为第一本对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以及小城镇文学进行专题研究的论著,《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研究》于2018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分为《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的意向研究》《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中的人物群像研究》《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的母题变奏》《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的特有品格》《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作品的二度开发》五个章节,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视域中的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研究”的最终成果。

据介绍,本着回到历史现场的研究精神,作者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余连祥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对初刊本、初版本的文本细读及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故居的现场调研,将江南小城镇文化和江南小城镇文学结合起来研究,界定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意义上的“江南”,阐明了现代都市、小城、市镇与乡村的层级关系,分析了在东西文化碰撞中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群的形成,以及现代江南小城镇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和“陌生人”意象、人物群像、特有品格、母题变奏,同时研究了当下对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作品的二度开发问题。

为何钟情江南小城镇?余连样告诉记者,他从小生活在嘉兴桐乡石门镇的乡下,又在茅盾故里的乌镇中学求过学,所以他对现代江南小城镇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广泛搜集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的自述、传记及其作品的初刊本和初版本,并与方志文献参照阅读,进而从“事物本身”发动学术,“打捞”出不少被学界忽视掉的江南文化元素。

他还找到现代江南小城镇作家生活过的地方,进一步“还原”作家生活过的人文环境,透过文化背景来解读作家。鲁迅和周作人出生的绍兴都昌坊口、茅盾的故里乌镇观前街、郁达夫在富阳县城的故居和杭州城内的“风雨茅庐”、叶圣陶的“第二故乡”角直镇、丰子恺的故乡石门镇,以及夏衍、朱自清、王鲁彦、洪深、徐志摩、柔石、艾青、于伶、葛琴、巴人、陆蠡、林淡秋等作家的故里,都留下了余连祥调研的足迹。该书图文并茂,所有的插图都是余连祥在数年调研中亲自拍摄并精选出来的照片。

“江南是无数中国文人的精神‘原乡’,将文学、文化与作家的书写史结合,并力图呈现文学世界的审美之思,这在学术研究上颇具新意。不管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思维,都是一种突破。”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健现场评价道。

【作者简介】

余连祥,1962 年5月生于浙江桐乡,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导。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省部级课题4项,获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鲁迅画传》《民国名人传记丛书*钱玄同》《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丰子恺的审美世界》《逃墨馆主——茅盾传》等专著,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浙江学刊》《香港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标签: 编辑: 王艺潼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