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稿件

全力开创“富美长兴”美好未来 “湖州这十年·长兴”主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2022-10-11 17:21:03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记者 叶诗蕾)10月11日上午,中共长兴县委“湖州这十年·长兴”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本次发布会主题为:对标“两个先行”、奋力实干争先 全力开创“富美长兴”美好未来。

发布会现场 共享联盟·长兴 王徐超 摄

中共长兴县委副书记、县长朱伟,中共长兴县委副书记沈洪峰出席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兴在新时代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变革,以及在新征程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并答记者问。

共享联盟·长兴 王徐超 摄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中共长兴县委副书记、县长朱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年感恩奋进、十年沧桑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长兴各项事业实现大发展、取得大跨越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四次来长考察调研,就南太湖治理开发、产业转型升级等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特别指引。这些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持续学思践悟、实干争先、笃定前行,推动长兴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十年,是长兴实干争先实现快赶超的十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殷殷嘱托,始终锚定“市保第一、省走前列、全国一流”的高杆追求,接续奋斗、真抓实干、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十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跨5个百亿级台阶,从2012年的370多亿元,到去年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8.3%。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62.2亿元和35.5亿元,提升至146.9亿元和82.8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和9.9%。累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项,省政府督查激励11项。分别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第30位、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第13位、中国创新百强县第12位、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第9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第28位。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十年,是长兴大兴实体铸就硬实力的十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持之以恒抓产业、强实体,全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抓项目,天能、超威双双入围中国民企500强浙江前20强,吉利、爱康等一批百亿级项目落地投产,“1+4+2”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形成,特别是去年,吉利整车项目的量产下线,圆了长兴人民多年来的“造车梦”。坚定不移抓转型,打出了工业全域治理、“腾笼换鸟”、“亩均论英雄”改革等系列组合拳,纺织产业转型成为全省样板,获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坚定不移抓平台,整合形成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泗安区块等战略平台,县开发区在全市率先突破千亿产值规模。坚定不移抓创新,发行全国首张跨区域流通“创新券”,运营全省首个县级股权交易中心,率先在全省实行企业实用型人才积分奖励政策,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获批全省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高分通过国家首批创新型县验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跻身“省高新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前十。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十年,是长兴改革开放厚植新动能的十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用活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性重塑。致力竞速数字变革“新赛道”,加快构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创新打造了“解纷码”“碳效码”“铅蛋”等一批具有全省影响力的标志性应用,“浙水未来工地在线”“未来景区·安心玩”等应用在全省共享推广。致力打造重点改革“硬成果”,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明显,“无证明”社区、工程图纸“一件事”、民宿开办“一件事”等改革领跑全省,县域融媒体、医药卫生等改革成为全国样板,累计承接实施省级以上试点352项,其中国家级35项。致力厚植开放合作新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主动参与“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合作新空间,出口实绩企业达750家,出口目的地拓展到19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1.2亿美元。

这十年,是长兴绿色写意绘就新画卷的十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城乡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不断筑牢绿色本底、扮靓美丽颜值。持续改善城乡环境,下大力气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创成了全市首个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夺得了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获得了“无废城市”建设省首批“清源杯”,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提升城乡风貌,系统抓好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等建设,太湖博物馆、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等成为了城市新地标,水口顾渚、小浦八都岕、李家巷老虎洞村等成为了美丽乡村新样板,成功获评省大花园示范县、省美丽乡村示范县。持续推进城乡融合,高铁长兴站、长宜高速、申嘉湖西延等重点交通工程建成投用,苕溪清水入湖、合溪水库、泗安塘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顺利完工,水、电、气、路、网等基础配套能力不断增强,成功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这十年,是长兴共建共享奋进共富路的十年。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殷切嘱托,在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奋力开启了共同富裕新征程。全力推进强村富民,连续两轮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低收入农户帮扶“三年计划”,全面消除了年经营性收入低于50万元村,低收入农户户人均增收每年都在1万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34万元和1.75万元,提升到去年的6.84万元和4.21万元,年均分别增长8.9%和9.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1.91缩小到1.63。同时,扎实做好山海协作和对口合作等工作,有力促进了结对县、结对村的脱贫“摘帽”和高质量发展。全力优化公共服务,新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了学校全覆盖,高考成绩保持全市领先,职业教育走在了全省县域前列,近期又签约落户了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兴校区,“学在长兴”已经成为闪亮的金名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领跑全国,国家卫生乡镇实现了全覆盖,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积极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住了公共安全底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先行,以参评县第一名的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并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县,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请输入图片描述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精彩蝶变。回顾这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长兴发展的每一点突破、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关键在于全县党员干部的戮力同心和苦干实干,在于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全力配合。

各位媒体朋友,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成就未来。去年12月,我们召开了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富美长兴”的奋斗目标。当前,全县上下正对标全省“两个先行”、全市“六个新湖州”的目标,以“当先锋”的姿态、“打头阵”的自觉、“挑大梁”的担当,奋力开创“富美长兴”美好未来,全力呈现“五富五美”的美好图景。一是高质量促进经济富强产业美。致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更大力度抓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跻身全省县域10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20亿元。二是高水平促进群众富裕生活美。致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更大力度抓好“优享长兴”各项建设,到2026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稳定在1.6以内。三是高品质促进城乡富丽环境美。致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和人的全面现代化,更大力度打造品质城市、精致城镇、美丽乡村、未来单元,更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更具颜值、更有品质的全域美丽“大花园”。四是高层次促进精神富有人文美。致力建设精神文明高地,更大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让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在全国文明城市中争当典范。五是高标准促进社会富安治理美。致力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大力度抓好党建统领、民主法治、基层治理等工作,让我们的干部更有激情、发展更有动力、社会更加和谐。

长兴县委副书记、县长朱伟,长兴县委副书记沈洪峰答记者问。

记者: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长调研考察,对南太湖综合治理及开发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关于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长兴是如何理解认识和践行的?

朱伟:感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太湖治理开发一直十分关心。2006年8月2日,在太湖实地调研之后,当天下午,就在我们的会议中心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强调“要利用好湖、开发好湖,做好南太湖综合治理开发文章。”并从搞好规划、形成精品、实现双赢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16年,又再次嘱咐“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这一系列重要指示,始终激励着我们感恩奋进。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这是一份殷切期盼。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浙江、对湖州、对长兴工作的重视、关心与牵挂;这是一个战略指引,背后蕴藏的,实际上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丰富内涵;这是一张民生考卷,激励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守护好每一处绿水青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些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全方位推进南太湖治理开发,多维度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彰显太湖之滨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产业之美。一是由水及岸。我们坚持水岸共治、综合施治,系统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苕溪清水入湖等工程顺利完工,入太湖水质连续多年保持在Ⅲ类以上;统筹做好太湖岸线显山、露水、亲湖和美化、绿化、亮化文章,沿线乡村全部创建成为美丽乡村,滨湖大道成为如今的美丽风景线。二是由表及里。我们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以环境治理为契机,大力推进太湖沿线生产空间重构、生产方式重塑。特别是,通过栽好“常青树”,高质量引进了“摇钱树”。比如太湖图影的陈湾村,曾经以矿业为主,我们通过生态修复,重塑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总投资251亿元的全国最大的旅游综合体太湖龙之梦项目落户,让原来的“废矿区”变成了今天的网红“度假区”,既拉动了一方产业,更带富了一方百姓。三是由点及面。我们在推进滨湖区域治理开发的基础上,全域推进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系统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等专项治理,有力推动了城乡环境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特别是,我们的一大批美丽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不仅营造了好风景,更植入了好经济,实现了由“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的华丽蝶变。四是由“治”到“制”。我们致力健全制度机制,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持久治”“长效治”。比如,率先推行和迭代升级“河长制”,被列入央视《新中国的第一》系列报道;健全完善“林长制”机制,相关做法成为全国样板;又比如,创新实施垃圾分类“四定一线一平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长兴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路径。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更高标准抓好南太湖治理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一方面,更加注重一体化治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一盘棋”的意识融入南太湖生态治理、规划建设等工作,扎实抓好环湖大堤后续、苕溪清水入湖后续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南太湖治理的整体效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特色化塑造,坚持打好“太湖牌”“生态牌”,统筹做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功能优化、产业培育等文章,全力促进滨湖区域绿色、集约、低碳发展,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太湖风情、现代气息、品质高端”的经济宝地、生态福地、幸福高地。

记者:长兴作为全国百强县、全省工业强县,这些年,一直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哪些成效?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长兴又有什么新的举措?

朱伟: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工业是长兴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我们之所以能够持续位居全国百强县之列,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产业发挥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但是,蓄电池、纺织、水泥、耐火等传统制造业,曾经也面临着生产方式粗放、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等“成长中的烦恼”。对于这些问题,长兴县委、县政府始终认为,传统产业绝不是没有未来的产业,但必须“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为此,我们下定决心、主动求变,一个行业接着一个行业整、一年接着一年改、一任接着一任干,转型升级的步伐越走越坚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敞,获评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去年以来,我们又打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拳法,打响了工业全域治理攻坚战,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推,整片整片地改,相关做法在今年9月份的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多年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化”上:

一是集群化特征日益彰显。十年来,累计关停腾退“低散乱”、高耗低效企业(作坊)近3000家。在此基础上,强化整合重组、改造提升,打造了具有较强竞争力、较高知名度的产业集群。比如蓄电池产业,经过持续整治提升,不仅实现了集聚集群发展,还成为了全市唯一的全产业链,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是效益化水平明显提升。针对土地等资源要素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我们通过实施工业全域治理,不仅腾出了大量发展空间,更为高能级产业平台的打造创造了条件。比如,开发区依托连片废弃矿地,大力腾退存量建设用地,成功打造了万亩千亿大平台。同时,打好培强育专、创新创牌等组合拳,产业效益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分别由2016年的78.6万元/亩、9.4万元/亩跃升至2021年的175万元/亩、33.4万元/亩。

三是绿色化发展成果显著。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以水泥行业为例,经过整治提升、布局优化,建成了花园式的产业园,工艺水平国际领先。另外,还打造了总长35.5公里的全电物流输送带,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也让群众日常出行更安全、更舒心。

四是数字化赋能动力澎湃。我们顺应数字化浪潮,结合行业整治提升,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拿纺织行业来说,作为一个就业人员近7万人的富民产业,我们创新“纺织小微园+织机上楼+家庭织机入园+一云服务多园多企”的发展模式,成为了百姓富、产业转、村庄美、生态好、村民安的产业共富样板。

我们认为,工业要做强,不仅要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要统筹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此,下一步,我们将聚焦“1+4+2”产业,以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牵引,全面推动产业格局、企业主体、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重塑。一是强化集约理念,做出大空间。我们将倍加珍惜各类资源,在项目准入上体现高标,在政策供给上追求效益。特别是坚持“一盘棋”理念,突出“集中连片”,更大力度推进工业全域治理,努力腾出更大发展空间。二是强化能级提升,做强主平台。我们将进一步树牢“大平台”的建设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要素整合、倾斜,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高能级战略平台。三是强化项目“双进”,做大新产业。我们将聚焦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1+4”新兴产业,坚持“链长+链主”协同发力,全力招大引强、补链强链,努力以新兴产业的增量引爆更大的发展变量。四是强化企业培育,做活生力军。我们将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统筹推进“雄鹰行动”“凤凰行动”等工程,加快形成既有“顶天立地”又有“铺天盖地”的企业发展格局。

记者:浙江被赋予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建设“富美长兴”的奋斗目标,请问长兴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前期有什么探索?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

沈洪峰:谢谢记者的提问。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近年来,长兴主动对标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群众导向、改革导向、未来导向,围绕共同富裕“1+7+N”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特别是在湖州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市域缩小城乡差距试点市”这一背景下,我们立足长兴实际,在推动城乡全面均衡发展上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打开助农增收“新空间”。聚焦九大群体,统筹推进“扩中提低”行动,通过探索企业入股分红、闲置资源盘活等途径,持续拓展城乡居民经营性、财产性等增收渠道。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6万元和2.47万元,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至1.56。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题,我们深入做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的“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文章,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助农增收工程,实现了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持续增收。2018年以来,累计帮扶低收入农户2200多户5500余人,人均增收4.57万元,该做法入选全省第一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二是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聚焦农村短板弱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统筹提升城乡风貌和人居环境。比如,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行动,累计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73个、省级特色精品村25个,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组团式未来乡村)2个。与此同时,依托乡村生态优势,积极谋划全域旅游,打造形成了“太湖风情”“江南茶乡”“农园新景”“希望田野”“梅映乌龙”“山水古韵”等农文旅融合板块,进一步放大了美丽生态的经济红利。

三是打造民生优享“新名片”。聚焦老百姓美好生活新期待,在连年办好民生实事的基础上,致力于公共服务更加品质化、均等化,大力实施“优享长兴”系列行动。比如,针对城乡医疗、教育等资源不均衡问题,我们大力实施医疗共同体、教育共同体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考核激励,让更多名医、名师向农村和基层流动,既缓解了城区医院、学校的容量压力,又让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同等服务,“健康长兴”“学在长兴”赢得了群众好口碑。

四是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聚焦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同步提升,扎实开展“浙江有礼 和在长兴”文明新实践活动,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比如,通过农村文化礼堂这个平台,探索实施“文化点餐制”惠民服务活动,由村民“点餐”,乡镇、部门响应,为老百姓带去喜闻乐见的文娱和宣讲活动。目前,农村文化礼堂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部分文化礼堂还建有阅览室、健身房、多功能厅以及书画室、灯光篮球场、健身步道等设施,成为了乡村的“文化地标”、村民的“精神家园”。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下一步,长兴县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历史命题,立足长兴实际和群众所盼,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好地分好“蛋糕”,努力让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富足,人民精神更加自信自强,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公共服务更加普及普惠,全力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提供更多标志性成果。

记者:我们注意到,早在2016年,长兴就第一批获批创建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今年,长兴又高分通过了全国首批创新型县验收,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些年,长兴是如何抓的?又将如何交出新的高分答卷?

朱伟:谢谢您对长兴创新工作的关注。相比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长兴是个小县城,但我们始终认为“小县城也能搞大创新”,历届县委、县政府也坚持把创新强县作为一项矢志不移的重大战略来抓,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可以说,长兴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墨重彩的创新史。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技创新圈交汇叠加的区位优势,全面深化科技创新,驶上了靠创新推动发展的“快车道”,跻身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相继收获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县等重磅荣誉。这些年,围绕科技创新,我们重点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通过出台支持打造人才强县创新强县决定、建立人才科技日等系列举措,凝聚起靠科技“第一生产力”来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的思想共识、行动自觉。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唱响了创新最强音。二是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坚持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力军”,持续开展科技型企业“百企攀高”、中小微企业“提质达标”、规上工业企业“三有三新”等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能力。相比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长了7.2倍和13.8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了3.7倍。同时,我们认识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始终高度重视人才、渴求人才、尊重人才,深入推进“引才计划”“南太湖精英计划”“长兴英才计划”,坚持政策纳才、项目揽才、科学育才、环境留才组合出拳,目前人才总量超21万人。三是变革完善创新机制。以创建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发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省级地方标准、软投入季度监测办法,建立首个科技镇长团、企业首席科技官,设立首个“区域股交+县域经济”的太湖科技板,创下第一个县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第一张跨区域流通“创新券”等多项“第一”。四是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全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双创生态,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开发区(高新区)”的孵化平台链条,出台了20余项政策文件,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让更多心怀梦想的“背包客”成为“企业家”。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奋进“两个先行”、建设“富美长兴”的新征程中,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奋力交出创新制胜、变革重塑的高分卷。一是持续在产业创新这个主战场上当好“排头兵”。着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打造更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更高效益的创新生态、更高水平的创新企业,为长兴建成长三角产业发展新高地提供更强助力。二是坚持在创新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上打造“强磁场”。优化完善人才新政,精心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和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努力让长兴成为创业者的乐园、创新者的天堂。三是全力在全面创新这个大课题上谋求新突破。一方面,我们将加快推动一体创新。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强化系统思维、顶层设计,整体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一体推进数字化改革等各方面改革,努力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另一方面,将全力推动万众创新。营造为“创新者”担当、为“干事者”鼓劲的更好氛围,加快形成人人讲创新、处处有创新、时时在创新的生动局面。

记者:目前,湖州市正在深入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长兴在此过程中是如何落实的?

沈洪峰:谢谢您的提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是市委、市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载体、总抓手。其核心要义,就是大力发扬实干争先精神,打造“最中国”的党员干部、“最中国”的企业家、“最中国”的人民群众,推动湖州大地蝶变式、跨越式发展。

一直以来,“实干争先”也是长兴干部群众最鲜明的精神特质。一方面,这是根植于长兴人民的浓厚基因。无论是我们的干部还是群众,骨子里向来都有一股“不服输、重实干、勇争先”的劲头。另一方面,这是长兴制胜未来的法宝。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过去长兴取得的成就,是靠全县人民闯出来、干出来、争出来的,未来长兴要取得更大的成就,也必然需要全县上下继续发扬实干争先精神,在新征程上进一步闯出新空间、干出新局面、争出新业绩。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关于如何激发实干争先动力,具体主要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对标比学。回顾长兴这些年的发展,每个时期,每个重要阶段,县委、县政府都自我加压,相应确定追赶的“参照系”,并做到“时时对标找差、处处对标检视”,激励和引领全县上下更好更快发展。今年,市委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开展后,我们又第一时间开展了以“找标杆查短板、促赶超争一流”为主题的比学活动,在省内和长三角地区各确定了新的追赶目标,目的和初衷,就是要进一步激励全县各级各单位,进一步跳出长兴、攀高比强,在对标比学中积蓄新势能、谋求快赶超。二是坚持比拼竞赛。我们认为,只有比拼竞赛,才能加压奋进。为此,在比拼追求上,我们始终锚定“市保第一、省走前列、全国一流”的工作追求,持续保持“要做就做最好、要站就站排头、要争就争第一”的工作干劲。在比拼形式上,我们结合乡镇、部门实际,推行“分类比、同类赛”的工作机制,并相应配套“差异化、模块化、项目化、个性化”的考核办法,以及“月晒指标、季考实绩、年比综合”的评价机制。在比拼范围上,我们不局限于机关干部这个“小循环”,而是将企业、村居、群众等各个层面都纳入其中,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民比拼的浓厚氛围。三是坚持正反激励。我们树牢“一切以项目说话、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结果说话”的工作导向,系统推出“三考三评双亮晒”、全员考核、“四色预警”等工作机制,始终做到“考人”与“考事”相结合,鲜明倡导“让有为者有位、让不为者出局”,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全县上下的干事创业激情。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紧扣“目标引领、差距管理、过程控制、考核激励、以实绩论英雄”工作理念,推动形成“人人、事事、处处”实干争先,“全县、全域、全民”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努力以“富美长兴”的实绩实效,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标签: 编辑: 王艺潼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