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稿件

亲历丨渔村三变 太湖秋捕时节感受长兴新塘村的日新月异

发布时间:2019-09-27 11:30:15 来源: 浙江在线

  秋风冉冉至,渔歌湖上飞。在渔民的渔歌号子和游客的笑声中,太湖渔村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俯瞰新塘村 通讯员 吴拯 摄

  9月24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不少太湖边的渔村一样,长兴县太湖街道新塘村当天也举行了民俗文化表演、水产品展示等,为正在进行的秋季大捕增添了不少亮色。

  太湖大型渔具(渔船)秋季捕捞的日子是9月6日到30日,这也是新塘村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打鱼早已不再是渔村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天的新塘村,大棚蔬菜种植、铝合金门窗安装等多种产业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太湖边的绿水青山,吸引了各地的游客,给渔村带来人气,也带来了财富。不过,开渔季仍然受到新塘人的重视,看着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新塘人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为了体验渔民的生活,领悟渔村的变化,近日,我们来到新塘村,登上渔船,体验一天的渔民生活。

  村貌之变

  不出村,享受便利生活

  捕鱼季节,渔村的一天开始得特别早。清晨5时,我们来到长兴新塘码头时,很多渔民已经忙碌开来。

  最早出船的,是开着小渔船的渔民们。经过每年2月到8月底的休渔,9月1日起,小渔船率先开始在太湖捕鱼。5时30分,68岁的卢树荣带着衣帽、网具出门了。此时,他的表哥兼搭档、77岁的范荣华已经在船上起锚并发动了马达。

网兜里的梅鲚鱼被打捞上来。记者 王晨辉 李世超 摄

  新塘村毗邻太湖,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数4000多,是浙江在太湖边上最大的行政村之一。上世纪60年代,当地村民开始有组织地在太湖里捕鱼。卢树荣和范荣华是目前村里年龄最大的渔民。他们回忆,儿时的新塘,偏僻、闭塞,村民们的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是太湖的鱼虾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都说靠水吃水,生活在太湖边上,鱼虾就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卢树荣说,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90%以上的家庭都在捕鱼,丰富的水产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时就有很多村民买了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

  不过,现在渔业收入只占了新塘人收入的小部分。来到新塘码头附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片的蔬菜基地,村民们忙着摘收毛豆、茄子等时令蔬菜,不远处的一排排厂房正准备开工。卢树荣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末,他和一些村民大胆尝试在水田中进行常规露天蔬菜种植,第一年每亩每季净收入就超过1000元。随后全村蔬菜面积逐步扩大,并成为优势主导产业,新塘也被称为长兴的“蔬菜之乡”。这几年,铝合金门窗、金属栏杆安装等产业在村里纷纷兴起,进一步增加了村民收入。去年,新塘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万元。

  各种产业带富了村民,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去年,新塘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94.63万元,位列长兴全县前列。这些收入用于村里的公共服务和为老人发福利,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晾晒梅鲚鱼 通讯员 吴拯 摄

  如今的卢树荣和范荣华,和渔村所有的老人一样,生活宽裕,衣食无忧。去年,他们又新建了新房,三层楼,带小院子。“过去,我们渔民都住在渔船上,生活很不方便。”卢树荣说,2014年起,湖州市实施了渔民陆上安居工程,目前渔民已全部上岸。走在村道上,我们随处都可见到这样宽敞的农房,白墙黑瓦,路边花红柳绿,景色迷人。

  在居民区里,我们看到了超市、菜场和卫生院,村民们不用出村,便可享受到大城市般的便利生活,卢树荣说,这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水质之变

  治污染,再现水清鱼肥

  尽管家人都劝卢树荣和范荣华好好休息,但是在太湖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们,已把打鱼当成生活中的乐事,一到开渔季,总要开着船去打几网鱼。

高踏网收网 通讯员 宋成 摄

  6时30分,两位老人驾着小渔船驶离新塘码头,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中。此时,卢树荣的侄子、48岁的蒋敏华正带着伙伴们来到了停在码头的渔船上开始忙碌。

  想到马上就可以到湖里捕鱼了,蒋敏华显得很兴奋。蒋敏华的船比卢树荣的船大多了,将近20米长,共有4个船舱,满载可以装8万斤鱼。

  上午11时,随着一阵汽笛长鸣,蒋敏华带着我们驾驶渔船缓缓离开码头。

  这一天的捕鱼水域,距离码头10多公里,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开阔的湖面和清澈的湖水让我们的心情十分舒畅。

  此时,与蒋敏华合作的4条江苏宜兴籍渔船已将网撒到湖底,“等候”鱼儿赶来。

  “去年开捕第一天,我们收获了4万斤鱼,今年希望能更多一些。”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蒋敏华点了一支烟。凉爽的湖风驱散了闷热,也打开了蒋敏华的思绪,趁着等待的时间,他和我们聊起了近30年来感受到的太湖水质变化。

  “现在太湖秋季大捕,是江浙两省渔民合作,江苏的渔民负责撒网,浙江的渔民帮忙拉网,并将鱼运到长兴的鱼市,挣的钱大家分。”蒋敏华说,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双方没有这样的良性互动。有些渔民为了多打些鱼,就往湖里撒各种饲料,影响了水质,加上岸上企业的废水排放,太湖水一度污染严重。

  “到2004年左右吧,水质已经很糟糕了,一到夏天,密密麻麻的蓝藻一眼望不到边,摸一下岸边的水,整个手都是绿色的,而湖里散发来的异味,更是隔得老远就能闻到。”蒋敏华回忆,那个时候,鱼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少,用尽各种办法捕到的鱼,也卖不出好价钱。

  “那时候的鱼太差,有浓浓的土腥味。”说到这儿,蒋敏华眼神里透着无奈,最惨淡的时候,这些鱼只能以每公斤不到两元钱的价格卖给鱼饲料厂家。那几年,码头的鱼市越来越冷清,和很多渔民一样,蒋敏华也一度放弃了打鱼。

  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湖面,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在,这样的情况得到改变。为了治理辖区的太湖水,2010年开始,新塘村所在的太湖街道逐步搬离、关闭沿岸企业,并要求街道内所有企业的污水进行规范处理,不能直接排入太湖。2014年开始,太湖街道又对沿岸的居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

鱼市交易 通讯员 吴拯 摄

  2016年,太湖街道对入湖支港、小微水体进行治理;2017年起,街道全区域河道建设生态浮岛1.5余平方米、曝气设备装置3000余平方米,污水零直排小区建设9个,企业污水零直排创建170家。

  其他太湖沿线乡镇也都有类似的治水举措,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太湖的水质逐年好转,鱼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2016年秋季大捕,我又重新开始打鱼了。”蒋敏华说,而在捕鱼方面,太湖沿岸的各个渔村,除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外,还不断探索跨省合作的途径。

  “为了让捕鱼更加规范有序,我们村多次和苏州、无锡太湖沿岸渔村商量,共同合作。”蒋敏华说,“他们有更好的捕鱼技术,而我们有成熟的鱼市,大家配合,不仅可以多挣些钱,也能更好地保护水环境。”

  现在,停靠新塘码头的浙江大型渔船约有85艘,都和蒋敏华一样,有固定合作的江苏渔船。

  鱼市之变

  喧闹中,感受丰收喜悦

  “收网啦!”下午3时15分,江苏宜兴渔船老板叶师傅的一声大喝,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眼前。

  上船一看,密密麻麻的鱼在网箱里跳动,不时有几条活跃的跳回湖中。

太湖开捕 通讯员 宋成 摄

  “这么多鱼,一把可拉不起,得先用网兜装到筐里,再搬进船舱。”蒋敏华邀请我们一起干活。140斤一筐的鱼,两个人抬并不轻松,仅仅过了不到15分钟,我们就累得有点气喘,不过在一片兴奋的气氛中,大家都没觉得累。

  我们注意到,这些鱼里面,大多数是梅鲚鱼,这也是太湖秋季捕捞的主要鱼种,同时也不乏鲢鱼、鲤鱼等普通淡水家鱼,还能发现鳗鱼、鲈鱼等珍贵鱼种。

  “这两年水质好起来了,好些很多年不见的鱼又回来了,就像鳗鱼,之前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见着了。”一旦看到珍贵鱼种,蒋敏华都会把它放到边上的水缸里,这些鱼在渔家乐可以卖个好价钱。

  一边聊着天,一边干着活,两小时很快过去了,所有的鱼都进了舱。和渔民一样,我们的身上也被湖水沾湿,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在干活的过程中,我们也留意记着数,总共有360多筐鱼、5万多斤,比去年开渔第一天要多1万斤左右。

  太湖里,渔民们忙着拉网收鱼的同时,码头上已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鱼商和游客。下午3时不到,新塘码头沿岸的鱼市就已人头攒动,大家站在岸边翘首以盼,期待渔船归港。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新塘和附近村渔民就开始在码头上摆摊卖鱼,逐渐形成了鱼市。随着水质的好转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鱼市越来越大,现在,新塘鱼市已成太湖边上规模最大的鱼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鱼商。去年太湖开捕期间,新塘鱼市销售的水产品超过8000吨,销售金额达3000多万元。

  下午4时30分,蒋敏华带着我们满载而归。随着大型的起吊臂将一箱箱湖鲜吊上岸,码头开始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早已停在一旁的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装载鱼虾,叫卖声、砍价声和收钱的提示声更是不绝于耳。

  20分钟后,卢树荣和范荣华也回到了码头,他们一天的收获也不小,打了2000多斤鱼,不到半小时就销售一空。

  一片喧闹声中,天也渐渐暗了下来。华灯初上,离码头不足100米的湖鲜一条街上,一家家渔家乐开始了忙碌。

夜晚新塘鱼市 通讯员 吴拯 摄

  秀丽的湖光山色和肥美的太湖鱼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5年前,新塘村在村老街上打造了湖鲜一条街,就在那一年,在蒋敏华的劝说下,他的侄子姚森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带着全家办起了全村第一家渔家乐太湖酒楼。

  “一年四季都有客人,不过秋捕季人最多,要品湖鲜得至少提前一周预约。”姚森说,自己经营渔家乐每年可以挣到80多万元。丰厚的收益也让周围的村民很心动,现在,在太湖鱼鲜一条街上,已开了20多家大大小小的渔家乐。一到晚餐时间,空中就飘着浓浓的鱼香味。

  晚上7时,我们来到太湖酒楼,姚森还在忙着招呼客人。“叔叔刚才还送了两条鳗鱼,不到5分钟就被预定了,客人连价都没还。”姚森开心地说,“渔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了,我今年打算经营规模再扩大一倍。”

  晚上10时,嘴里还在回味湖鲜的客人们都舍不得散去,聚在一起讨论着第二天准备吃点不一样的鱼虾,码头上,渔火星星点点,欢笑声传得很远。新塘已成了太湖边的“不夜村”,这里的故事,还将越演越精彩……

  【记者手记】

  守护太湖美

  王晨辉 浙报制图 陈仰东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首旋律优美的民歌唱出了无数人对太湖的向往。太湖拥有柔美的湖光山色和悠久历史文化,一个个渔村更被很多人视作世外桃源。

记者手拿小白鱼,询问船老大蒋敏华今年湖鲜的质量。 记者 李世超 摄

  然而,要守护这一方太湖的美,并没有那么容易。曾经,多家企业建在湖边,废水直排入湖,渔民的生活垃圾也直接倾倒入湖中,让湖水又脏又臭。2007年5月29日暴发的“太湖蓝藻水危机”,更是告诉世人,这个面积2338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已经“病得很重”。

  太湖水污染成为人们心中的痛。污染在水中,污染源在岸上。为了重现太湖美,湖边渔村的村民们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搬离、关闭沿岸企业,缩短捕捞期,减少捕捞规模。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也很快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如今的渔村,不仅开始重现了碧波美景,村民们的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渔村开始实现富和美兼得。

  走在太湖边上,村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要爱惜和守护太湖的美。保护环境已成为村民们的共识,巡湖护湖和垃圾分类也已成为自觉行动。

  走在湖边,清冽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远处浩淼的湖面被雾气笼罩着,数只白鹭或栖息在湖中,或展翅掠过芦苇。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守护下,太湖一定会越来越美。

  【太湖治水大事记】

  ■ 2008年5月,国务院印发《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要求环保、水利、工业、农业、科技、财政、交通等十多个部门联合行动,保证资金投入、运用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在2020年之前,在减少污染负荷、扩大环境容量、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太湖持续大流量向上海地区输送33亿立方米优质源水,圆满完成世博会供水保障任务,让参与太湖治理的人们信心大增。

  ■ 2015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发生湖泛现象,连续7年实现安全度夏。

  ■ 2017年,太湖水域总氮、总磷分别下降了54.4%、38.9%,好于1997年以前的水平。

  ■ 2019年1-8月,太湖流域水质继续稳中趋好,15条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均据新华社)

标签: 编辑: 叶诗蕾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