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窑”文章 南浔善琏“边缘村”成“网红村”

发布时间:2019-12-26 09:35:23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王嘉斌 记者 吴丽燕)12月26日清晨,南浔区善琏镇窑里村村党支部书记何明发早早地来到“窑里人家”文旅综合体项目现场,监督综合体内3座亲子民宿的内部装修。经过1年来的施工完善,善琏镇首个文旅综合体即将正式开门迎客。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今年下半年已经有很多杭州客人远道来窑里玩,周末村子里都是三五扎堆的游客,我们这个‘边缘村’也开始热闹起来了。”何明发告诉记者,窑里村的转变源于2013年启动的“三改一拆”行动。窑里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村,最多的时候村里共有生猪养殖户63户,后来随着养猪户的减少废弃的猪棚日益增多,给美丽乡村的创建带来了重大难题。当时,钱明华就提出了要立足乡村资源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产业+三改一拆”,做足“窑”文章。

  请输入图片描述

  激活“窑”旅游,发展“窑”经济,眼下的窑里村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绿色为重、利民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曾经破旧不堪的猪棚,成了村民闲暇之余最爱去的书吧和咖啡房。今年,占地2亩的猪棚改造的窑文化馆正式开馆,全面展示窑里村的制窑历史。其中,由800个色彩各异的陶罐陈列成的“千窑墙”,1800块红砖制成的“古窑历史遗址”等极具视觉冲击,成为网红打卡点。而窑文化馆、猪栏书吧等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拆后利用的新亮点。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此外,去年上半年,窑里村还投入250万建成了“父亲的菜园”主题休闲农场,设置青菜、菠菜、胡萝卜、番茄、黄瓜等特色菜园11个,配套迷宫、跳跳床等游乐项目8个。既改变平原水乡美丽乡村“千村一面”的短板,又将乡村旅游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把“特色”点做成“吸睛”点,让游客既看到水乡风光,也体验到古窑文化。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三改一拆”工作的推进,既改变着乡村面貌,也改变着窑里村村民们的生活轨迹。“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多少钱。现在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平时在自家摆个摊卖土特产,一年也能赚4万多。”说起改变,窑里村村民邱为民满脸笑意。如今,窑里村村庄环境转变,也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好处。

标签: 编辑: 叶诗蕾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