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荷兰举办过画展!这位南浔水电工的麦秆画很惊艳
浙江在线5月5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吴丽燕 通讯员 陆璐)乡村麦田里再普通不过的麦秆,在51岁的朱军民手中华丽变身,成为令人惊艳的麦秆画。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剪刀、摆满桌面的麦秆……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南浔区旧馆镇新兴港村的工作室,只见朱军民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对准纸上勾勒出的草图,把一根根精心挑选并经过加工的麦秆沿着线条黏贴上去。
从小就喜欢画画的朱军民是一位水电工。在他儿时记忆中,一到麦收时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是那黄灿灿的麦秆。“20多岁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介绍白洋淀的芦苇画,一下子被吸引了,于是萌生用麦秆作画的想法。”没有可请教的老师,朱军民便开始自己摸索。先在纸上画图案,将薄薄的麦秆劈开,然后用胶水贴上去,用熨斗烫平……他的第一幅麦秆画“两只小鸡夺蚯蚓”就这样完成。
“麦秆画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融合了国画、版画、书法、贴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被称为‘中华一绝’,全国有好多个地方在做。”朱军民介绍,每幅麦秆画的制作过程都十分复杂,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绘等30多道大大小小工序,方能形象逼真,立体丰满。
花鸟虫鱼、山水风景、亭台楼阁……工作室里,挂满了朱军民创作的麦秆画,看似简单,却是多年匠心所在。“这是我花了6个月才创作完成的作品。”朱军民指着作品《猛虎》介绍道,单老虎的毛发就拼贴了3万多根麦秆丝。朱军民每创作一件作品,少则一个星期,复杂的要长达一年才能完成。
白天,朱军民忙碌在喧嚣的街头,安装空调,装修水电;夜晚,他一头钻进工作室,沉浸在麦秆画创作中。20多年来,朱军民的作品曾多次在上海、宁波等地参展,2018年5月还受荷兰政府官方邀请赴德伦特省举办展览。“每完成一幅作品,每一次展出,真的是比吃了蜜还要甜。”朱军民说,目前他正在创作《十二生肖》系列作品,未来,他想将湖州风景融入到麦秆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