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两会·问计一把手④丨夏坚定:借沪苏之力增南浔后劲
【写在前面的话】又是一年“两会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保五争三拼第一”的奋斗过程中,在深入实施“一四六十”工作体系的具体进程中,湖州各区县各有绝招。浙江新闻客户端湖州频道推出专栏《湖州两会丨问计一把手》,聚焦各区县一把手,听听他们有什么新想法和新招数。今天刊发第四篇《夏坚定:借沪苏之力增南浔后劲 》。
南浔区委书记夏坚定 通讯员 王嘉斌 摄
浙江在线2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丽燕)“南浔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拉高标杆,积极作为,以接苏融沪为重点,做深开放文章,高质量打造湖州‘开放东大门、创业新高地’。”2月22日下午,在湖州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南浔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南浔区委书记夏坚定指出了新年度的工作计划。
过去的一年,南浔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了“全年红”。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5家,成为全市首个规上企业超千家的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产值达到792亿元;全年共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4个、总投资981.3亿元,新增市“大好高”项目34个……一项项实打实的成绩让南浔高质量发展后劲倍增。
放眼2019,沪苏湖高铁的全线开工将成为带动南浔经济社会实现赶超发展的重大机遇。如何抢抓这一机遇,在湖州全面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发挥好“桥头堡”的作用,成了摆在南浔面前迫切而又重大的课题。
“今年南浔的重点工作就是主动参与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建设,我们制定并实施了接苏融沪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1152’工程。”夏坚定表示。所谓“1152”工程,即通过3年时间谋划南浔—嘉兴—上海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4个千亩“沪苏产业园”,引进沪苏“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通过全域整治,开发“田野牧歌”式康养住区,吸引5万上海康养人群;建设高铁新城,引进创业科技型人才2万人。
接苏融沪,产业接轨是重点。“我们将以项目引推为重点,做强产业文章。”夏坚定表示,南浔将举全区之力制定并实施工业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好项目引推攻坚战,加快做大经济蛋糕。
南浔代表团分组讨论现场 通讯员 王嘉斌 摄
在项目招引方面,南浔将继续加大五大片区十大招商组招商力量,目前正在制定奖惩机制,明确乡镇、开发区要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等地成立招商小组。未来将突出以企引企、以商引商和产业链招商,力争在百亿级制造业项目签约落地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项目推进方面,加速度实施项目推进“三率”专项行动,主抓工项目入库率、竣工项目投产率、投产项目上规升级率三个重点指标。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加快产业转型提升,确保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同时,大力度推进工业经济“三千”专项行动,即千名干部服务千家规上企业年底冲刺千亿产值。
未来,南浔将以沪苏湖高铁建设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找到突破口,精准制定迎接高铁时代的战略图、路线图、施工图,在走向高铁时代、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中体现南浔特色、打造南浔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