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稿件

“江南渔都”菱湖最后的渔船匠

发布时间:2019-08-17 06:45:00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李则名

  浙江在线8月16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李则名)作为渔业大镇,南浔区菱湖镇的水产养殖面积超7万余亩,渔业产值占农业经济比重达75%。2000多年的养鱼历史,古老的桑基鱼塘生态复合型农业模式,遍布全国各地的养鱼技工,让菱湖渔业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河网密布的菱湖,有不少人靠渔业为生,同样也有人靠制作渔船谋生。在70年代的菱湖,曾有近40多家专门制造渔船的造船作坊,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喧嚣不再,只剩下老一辈的渔民仍在坚守,跟木船一样渐渐退出舞台的,还有造船这门老手艺。

  在该镇西南角的射中村二堡里自然村,今年74岁的胡根发依旧独自坚守着这门制作木质渔船的手艺活。

  “咚、咚、咚。”循着铁锤的敲打声,笔者找到了这位年过古稀的造船老人。

  胡根发的家门口,一只小木船倒扣在岸上,斑驳的船身已被他重新刷了桐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最早接触造船手艺时是在1947年,那时候街坊邻里家家户户都有渔船。”放下手中的铁锤,胡根发开始向笔者讲述起曾经的“风光的时代”。

  18岁就在村里当木匠,20岁时掌握了制造渔船的技能,粗粗一算,半个世纪过去了,胡根发一直靠着这门精湛的手艺,支撑着自己的一家子。“木质小渔船看似普通、简单,但在做法上非常讲究,工序也非常复杂。稍有差池就会影响整艘船的正常行驶。”问起渔船的制作工序,胡根发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在底板上将长短不一的龙骨安仔细拼接,再拗出弧度。”胡根发告诉笔者,渔船的制作主要工序包括:画图样、取木料、刨船形、做船底、剖船档、钉船板、上桐漆。制作渔船的难度因船的大小而异,船长若是超15米,则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

  在胡根发的工具箱里,装着斧子、刨子、锯子、凿子、钻子、曲尺、墨斗、缝钩等20多种工具。他告诉笔者,眼下造船的生意越来越少,但个别渔民会经常来找自己修船。据介绍,修船除了捉漏补洞外,还有换板、打钉等没有固定的套路,多靠船匠的经验来判断。从交谈中得知,胡根发现在每年有近二十艘小木船要修,而大多数修的小木船也都是他在十年前造的。

  寒来暑往,胡根发的足迹往往要走遍大半个菱湖。“都是老客户,这个修船的忙我要是不帮,就没有人干这事儿了”。 胡根发表示,现在菱湖的渔民正不断进入老龄化,而渔民的子女们也大多“离水”,不再守着这一条船过日子,如何守住这其中的“渔文化”,正成为当下菱湖正在探索的事。

标签: 渔船;渔业;养鱼;木船;水产养殖面积;渔业产值;菱湖镇;南浔区;渔民;农业经济 编辑: 李世超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