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稿件

爱斗蛐蛐的德清老人成为非遗传承人

发布时间:2018-10-06 07:03:12 来源: 爱德清微信公众号 沈晓颜

  (原标题:德清89岁老人,将把自己收藏的“宝贝”捐给非遗馆!)

  近日,德清县文广新局发布了德清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乾元镇老人朱洪春成为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斗蛐子”的传承人。

  这几日,他正在乾元镇丁家弄的家中饶有兴致地拾掇着自己收藏多年的“斗蟋蟀器具”,准备将它们捐赠给乾元新建成的非遗馆,让更多的人了解乾元民间斗蛐蛐的悠久历史。

  南盆北罐 历史悠久

  朱洪春家中,一个八仙桌上琳琅满目地摆放了各色斗蛐蛐的器具。他戴上老花眼镜,兴致勃勃地介绍起这些收藏多年的“宝贝”。

  朱洪春准备捐赠给乾元镇非遗馆的斗蟋蟀器具

  “我们先从抓蟋蟀的器具开始说起,这一个个用竹子制成的叫竹笼,配合这个小网罩,就是在野地里捕捉蟋蟀的工具。”朱洪春一边介绍一边演示,说着拿起桌上的一个个灰色的圆柱体罐子,“这些就是用来存放蟋蟀的罐子,南方叫做‘南盆’,北方叫做‘北罐’。”

  南盆

  北罐

  为何南北方的叫法不一,朱洪春说,因为南北气候不一样,南方气候温暖,南盆的盆壁较薄,而北方入秋后气候寒凉,因此北罐的罐壁厚,整个罐子也十分厚重。

  偶获清朝、民国南盆 如获至宝

  大大小小的盆罐中,最为珍贵的要数一只清朝年间的南盆。这个南盆看起来其貌不扬,灰色的盆壁光秃秃的,既没有精美的雕刻,也没有惊艳的色彩。

清代的南盆

  “这只南盆的底部印有‘清代王雲樵制’的字样,我对照专业书籍,发现图章与年代吻合,那么这只南盆属于清代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朱洪春告诉记者,40多年前,杭州一个90多岁的蟋蟀爱好者过世,家人把他的蟋蟀器具放在一个古玩店寄卖,自己发现后如获至宝,一次性购买了4箱南盆,总计达70多个,陆续送给同样爱好斗蛐蛐的朋友,如今还剩下二三十个。其中就有清朝的这个“古玩意儿”,除此之外,还有多个民国时期制造的南盆,盆盖上印有济公和尚等精美的图案,这些都让朱洪春爱不释手。

  食具水盂  趣味无穷

  在南盆的旁边,一个个只有1至3厘米大小的瓷制品,拼凑出了一方“袖珍世界”,这些就是蟋蟀们吃饭喝水的器具。

  稍大一些的圆形器皿叫做水盂,也就是蟋蟀喝水的容器。原本就只有二三厘米大小的水盂底部往往还绘制了各种精致的图画,一件件把玩欣赏,令人惊叹。旁边只有1厘米大小的,类似纽扣般的器具就是蟋蟀的食具。

蟋蟀的食具水器

  蟋蟀虽然只是一种昆虫,可他们的小小生活世界可谓十分舒适。“蟋蟀喝的水最好是雨露水,或者是山里的溪水,千万不能让它们喝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有漂白粉,蟋蟀喝了易得病,战斗力会下降。”朱洪春认真地说,“像食物的话,市场上有专门的复合饲料售卖,里面添加了钙质和蛋白质,也可以给它们喂食煮熟的茭白、青毛豆、栗子等,它们也都十分爱吃!”

戥子

  等蟋蟀养壮了,就是它们上战场的时候了。“斗蛐蛐就跟拳击比赛一样,上场之前,蟋蟀的重量要在专门的戥子(一种小型的杆秤)上进行称重,按重量分类比赛。”朱洪春说,比赛过程中,则用牵草拨弄蟋蟀,引起它的斗性,这种牵草多用黄鼠狼毛和貉子毛制成。”

  是爱好 更是传承一种文化

  每年秋季,是朱洪春家斗蛐蛐的“旺季”。今年国庆期间,来自新市、乾元、武康等地的蟋蟀爱好者们照例集聚在丁家弄的这栋老宅中,进行蟋蟀“夺魁”战的比赛。今年89岁的朱洪春从小爱好斗蛐蛐,1985年退休之后,更是将这一爱好发展得淋漓尽致,几乎每年都要抓蟋蟀、买蟋蟀和斗蟋蟀,乐此不疲。

斗蟋蟀书籍

  除了好玩,朱洪春还认真阅读蟋蟀方面的书籍,仔细研究蟋蟀文化,并收集各种有关自己与蟋蟀的新闻报道。得知“斗蛐子”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他十分欣喜。2012年时,他就曾将一套“斗蟋蟀器具”捐献给了县博物馆收藏。

朱洪春2012年捐赠斗蟋蟀器具时的收藏证书

  目前,朱洪春除了将斗蟋蟀器具捐赠给乾元镇即将落成的非遗馆之外,他还准备将多本蟋蟀方面的相关书籍一并展示。乾元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馆只是作为这些物件的展示平台和文化活动开展的场所,朱洪春的斗蟋蟀器具所有权依然属于他自己。

  “斗蛐蛐不仅是一种民间爱好,更是一项文化活动,蟋蟀的生命周期一般不到一年的时间,号称百日虫,从卵到幼虫出土大概6个月,脱完壳后活100天。但是它生来就叫,十分好斗,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到忠勇的精神品质,也是有骨气的一种体现。”朱洪春说。

标签: 编辑: 叶诗蕾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